“书法”与“书道”概念一直是书法界和学术圈纠缠不清的话题。
一个词有一个词的意义,不可乱用。
书艺“道”“法”之辩,亦如是观。
简言之,书法是书写的方法,书艺是书写的艺术,书道是书写的道理。
书法因体势而变,书艺因时尚而变,书道是本质探求。
当下着笔,笔下有法,法须有情,情能体道,方为上品。
“法”是规律总结, “道”是宇宙大化。
道尊法卑,道广法狭。名实不同,境界不同.
“技”与“法”可进于道,“道”高于“法”与“技”。
尚“仁”的孔老夫子也曰:“君子学以致其道。”
“道”成为中国文化人心中最高的概念。
悟道已经不易,体道更加艰难。书家不敢轻谈“书道”。
“道”成为为书为艺者头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书道,老祖宗在一二千年前就提出并实践着的书写观念,因在唐代被东瀛倭国遣唐使敬请东去尊行至今,竟使得当下国人的书写观念和书写行为变得精神分裂起来。
书法书道,阴阳两隔,互不往来。
当代书写艺术已少有书家打出“书道”创作之名。也许是仰之弥高。
我国固有之文化羽毛,举凡琴、祺、书、画、茶、酒、剑等,彼邦皆无限推崇并冠以“道”名,
实乃小道 。与原发我国的元点文化之深厚内涵,相差不知凡几。
几千年积淀形成的博大厚重、清新开放、旷朗精深。
中华之“道”,在异邦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发展壮大,蔚成大观。
华裔法国哲学家、雕塑家熊秉明先生著文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
书法界精英们对熊先生此说甚是首肯。这无疑会大大提高书法家们的社会地位,哪怕是自我感觉。
老土曰:此言谬矣。“技近乎道”,一切皆可成为“核心的核心”。
庄子说:“道在瓦壁”。就看你在其中贯注什么,其中又有多少上位文化、高级内涵。
但书法界对“书道”观念的重视和迎请,却远没有对隔靴搔痒皮里阳秋的西方新名词新概念的 ,膜拜心情之切和移植速度之快。
与对缺失了很久的“书道”探索关注不够、思维深刻程度不够有关。
书法界已经有意无意地遗忘了书道的历史和存在。
“书道”观的确立,是古人的无心插柳还是刻意所为,今天已少人关心,不甚了了了。
书道观念和书道创作却在书法行为日益商品化的大潮里日渐萎顿。
因此,当李怀杰的书作进入视野时。我不禁窃喜:
因为这份关注,因为艺术观念的不谋而合,我与怀杰道兄成为道友。
过从数年,虽有对其具体书作的赏析,但极少谈及“书道”。唯恐一涉“书道”之名, 便堕标榜之嫌。
数年修练之后,怀杰道兄的书作庶几可以论道了。
他的字儿看似乱头粗服,横不直竖不平,飞白枯笔,点画狼籍。
深受欧柳颜赵香水味儿氤氲沾溉的书法家们会认为:这字儿不是书法,缺乏基本功。
以面貌论,怀杰道兄书作固不以临摹传统书法胜人,他也不是以写谁像谁为其艺术追求。
怀杰道兄的学书生涯却其来有自,他曾以毛笔作为谋生工具,长期临帖,尤喜读帖。
但他关注的是如何感悟古代名迹的神髓,而不是皮相。
创作教学积淀,尤其从事佛教造像和金属焊接雕塑创作与教学,形成了怀杰道兄对于线条和块面结构的精神内涵的独特表现方式。也对他当下的书写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他真正着力的是,如何去除自己长期的临摹和书写实践中不自觉地形成的因袭的不良的
书写惯性和习气。他认为这是书家必须要去除的,然而这也是最不易办到的。
近年来他选择了用左手写字,以避熟避易,求生求变。
我笑侃他以右手物质生活,以左手精神调情。
怀杰写字,点画多是自然自觉的中锋行笔。但他既不刻意中锋,
更不有意迟涩或迅疾。而是不避偏侧,因势利导,奇正相生。那些奇形怪状不可方物的笔墨线条,
干湿浓淡,疾迟钝涩,除了传统所言的!“屋漏痕”“椎画沙”“壁坼之路”“印印泥”之外,
更求虚实、有无变化,相无一相,法无定法,法外求法,象里生象。
怀杰道兄把字儿写的如云中漫步,随意婉转,与心徘徊,变化奇诡,恍兮惚兮,拙朴生动,
皆有异态。如镜花水月,有象外之象。
老祖宗曰: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道。
所谓书道,无非是通过笔墨、线条、结字、章法、 意境等创造的可供欣赏者想象的空间、境界、格调、情怀。
我看字儿,最喜端详作品气息。气息的雅俗高下,内在地隐显着作者的艺术追求文化积淀、 才情大小、品位高下。
怀杰道兄杰写字的气息,生,醇,净,虚。生是生拙生动、有生气有生命,醇是笔墨线条醇雅,精神贯注;净是洗尽铅华,无书家形迹,
有笔墨趣味,不依不傍,简净自然;虚是线条虚实相生,结字因势变形,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章法疏朗,意境虚旷高朗。
具有僧禅情怀的怀杰道兄写字儿,除了笔墨形式上的生、醇、净、虚,更有精神境界上的生、
醇、虚、净。对生命生灵的敬畏和珍爱;对佛理禅机的秉持与修炼;对玄秘万象的有无相生、
以无驭有、虚一而静的道学探索;以减法和清净原则对待艺术和生活的简淡心态。
担水砍柴无非妙道。这是怀杰道兄的自由书写接近书道的根底所在。
探究竟,修涅槃。使李怀杰的书写由现实行为与精神世界对接。
也实现着由书技-书法-书艺,向书道的升华与蜕变。
老祖宗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有大小,书乃小道,有高下雅俗。小道通大道。一气运化,三生万物。庶几可矣。
“枯禅我欲扫文字,却为高怀漫赋诗”(石涛句)。
对怀杰道兄的字儿,最好的解读是他的作品和他自己。
对怀杰道兄而言,写字就是在生活、工作,教学之余,另寻找一种寄托精神抒写心志的方式。
写字是轻松快乐的事儿,写好字则是艰难困苦的事儿。喜欢写,写出自己的感觉,快乐无比。
撰文【老土】山东省教育厅研究员 中国传媒大学兼职教授
李怀杰山东菏泽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山东省十大优秀青年艺术家评委、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评委、山东泰山文艺奖评委。